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丨妻承夫志,湘繡女工接力烈士未竟事
發布時間:
2021-05-01
來源:
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。殺了夏明翰,還有后來人。”夏明翰這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家喻戶曉,為幾代中國人所傳頌并深受鼓舞。鮮為人知的是,這位將生命定格在28歲的青年,還有一段凄美的愛情,他的妻子鄭家均正直不阿,繼承了夏明翰的遺愿,成為一名革命女杰,利用湘繡手藝作掩護,擔任黨的地下交通員,推進黨的事業繼續前行。
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。殺了夏明翰,還有后來人。”夏明翰這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家喻戶曉,為幾代中國人所傳頌并深受鼓舞。鮮為人知的是,這位將生命定格在28歲的青年,還有一段凄美的愛情,他的妻子鄭家均正直不阿,繼承了夏明翰的遺愿,成為一名革命女杰,利用湘繡手藝作掩護,擔任黨的地下交通員,推進黨的事業繼續前行。
革命中的愛情火花:進步青年遇上湘繡女工
夏明翰出身名門望族,祖籍湖南衡山縣。1917年春,他懷著工業救國的夢想,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。1920年秋,經過“五四運動”洗禮的夏明翰,在何叔衡的幫助下來到長沙,結識了毛澤東,成為毛澤東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的第一批學員。第二年,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產黨,以解放勞苦工農大眾為己任,在長沙從事工人運動。
“工人運動中,身為湘繡女工的鄭家均也有參加,只為爭取繡工在工會方面的一些待遇和地位。因為當時繡工也是受到了資本家、繡莊老板的剝削:以很低廉的人工,賺取很大的暴利,(繡工)屬于被剝削的一個工人階級。”湖南省湘繡研究所黨委委員、辦公室主任方菁講解說。
“鄭家均是長沙縣人,年紀比夏明翰小5歲,在長沙湘繡廠做一名普通女工,雖然識字不多,卻有著一手高超的針線活和繡工技藝。”衡陽市衡陽縣夏明翰故居負責人劉娜介紹,1925年,鄭家均經表哥熊瑾玎介紹,與夏明翰相識。經過毛澤東做媒,1926年秋,鄭家均和夏明翰在長沙清水塘一間簡陋的民房里舉行了婚禮。
當時來賀喜的人中有李維漢、何叔衡、謝覺哉,他們還專門送了一副‘世間惟有家均好,天下誰比明翰強’的對聯。婚后的第一個春節前,兩人搬來長沙望麓園1號,與毛澤東、楊開慧同住一個院子。
△夏明翰與鄭家均合影
“也就是從那個春節開始,夏明翰工作之余,在家幫鄭家均補習文化。從基本的知識啟蒙,到識字、做詩、填詞,再到馬列主義,她文化水平提高很快,還從中受到了革命教育。”劉娜介紹,“鄭家均的字跡很工整、漂亮,曾手抄回憶夏明翰的詩文、學習筆記等。”
在白色恐怖籠罩下,革命轉入低潮時期,鄭家均為夏明翰及其他革命同志望風放哨,傳送書信,有時還扮名門之女、高貴太太,巧妙地與敵人周旋,她成為夏明翰從事革命活動的得力幫手。
這對革命夫妻的浪漫愛情在婚后的第二年戛然而止。1928年初,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的夏明翰因被叛徒出賣被捕,在監獄中,他分別給母親、妻子、大姐寫了一封信。他在給妻子的信中稱道“同志們曾說世上惟有家均好,今日里才覺你是幗國賢”。3月20日,赴刑場時,他揮筆寫下了那首流傳至今的就義詩。
“雖然夏明翰與鄭家均的門戶差別很大,但兩人的感情很深。鄭家均在夏明翰犧牲后沒有再嫁,還繼承了丈夫的遺愿。”劉娜說。
△鄭家均手抄的夏明翰就義詩
繡娘+傭工:擔任黨的地下交通員
此后,鄭家均謹遵夏明翰遺書“赤云孤苦望成全”“堅持革命繼吾志,誓將真理傳人寰”,化悲痛為力量:一方面堅持從事革命活動,同時又含辛茹苦地把幼小的女兒撫育成人。為避免被國民黨反動派斬草除根,鄭家均將女兒夏蕓交給外祖母在鄉下長大。
△夏明翰與鄭家均的獨女夏蕓(攝于1949年)
1930年,鄭家均從長沙遠赴上海,給一大戶人家當傭工。“因為有一手湘繡好手藝,以這種繡娘身份被上海的有錢人家看中和雇用。”方菁說。
二十世紀三十年代,湘繡的產值高達80萬銀元,產品1/3用于出口。1933-1937年間,湘繡業達到全盛,遠遠走在全國刺繡業的前面。長沙有繡莊45家,繡工15000人,繡品年產量3萬件以上,產值達120萬銀元以上。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南京、武漢等地都開設了湘繡莊的分店,湘繡產品行銷全國,流播海外。特別是1933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“百年進步博覽會”上,長沙錦華麗繡莊送展的一幅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半身像,引起轟動,該繡品至今仍藏于美國亞特蘭大市小白宮博物館。
△湘繡作品,羅斯福半身像彼時,鄭家均在當傭工的同時,還是一名地下交通員,主要為上海的地下黨收藏和保管文件,然后在指定的地點交給所指定的人,一切工作都是單線聯系。她以驚人的勇氣和膽識延續著丈夫的事業。
當時,湘繡繡莊還成為了開展地下黨工作的掩護站點。1931年以后,上海黨中央機關遭受嚴重損失,便派龔飲冰到北方地區,以商業為掩護,潛伏下來作特科工作。他用黨的資金同他人合股,開設萬源湘繡莊。湘繡莊從廣州一路開到滿洲里,因為很多同志是湖南人,開這個湘繡莊可以掩護他們的口音,龔飲冰成功經營了一個供黨中央使用的秘密聯絡和交通系統。
“期間,鄭家均曾與龔飲冰假扮革命情侶,共同在北平、天津等地做湘繡莊,從事地下交通工作。”劉娜介紹。
懷念化作繞指柔:以針線繡制就義詩
女兒夏蕓曾回憶:“從我記事開始,就經常跟著外祖母、母親躲難,母親推著一輛三輪車,也沒有什么行李物品,也是這家住十日,那家借住半月,日子苦得很。記憶里,母親總是不分白天黑夜地繡花縫衣,維持家用。”
“現在沒有辦法看到她當年的繡品,但可以想象,她的繡活兒技藝不會差,(因為)作為養家的職業,只有繡得好,大戶人家才會看中,才能換錢養家。”方菁分析。
新中國成立后,鄭家均專程到漢陽憑吊丈夫,作七律一首:“聞君就義漢江城,慷慨高歌'主義真'。氣吞山河遺篇在,血濺沙洲浩氣存。白骨推波卷巨浪,丹心永照后來人。喜見今朝乾坤赤,英魂含笑看朝暉。"這是她對丈夫的懷念,也是她向丈夫唱出的勝利凱歌!
1961年5月20日,56歲的鄭家均用自己最熟悉的繡針,千針萬線,用湘繡繡制了丈夫的就義詩,以茲紀念。
△鄭家鈞與大外孫張樸(右)二外孫張小謙(左)
如今,市民周末打卡湖南湘繡博物館、夏明翰故居,依然可以穿越歷史,重溫烽火歲月中,湘繡交織滲透的激蕩心靈的革命故事,汲取新時代奮斗的智慧與力量。
相關新聞